流田美奈实人妻av在线-国产又粗又黄又大又爽-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站-国产又粗又爽又猛又色的视频

三位供電所長見證農網升級40年

2018-07-25 11:29  瀏覽:  


1978年,江蘇零下十攝氏度,紡織女工雪中協助電力工人拉線。


2004年,我國第一條同塔雙回路緊湊型六分裂輸電線路——500千伏政平至宜興雙回路六分裂緊湊型輸電線路工程竣工。


2010年12月30日,全國首座22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國內首座應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的變電站——無錫西涇220千伏變電站正式竣工投運。


周維平,今年71歲。1981年,被任命為臨邑縣電業局雙豐供電站站長。


楊新軍,電力中專畢業。2001年,雙豐供電站改名臨南供電所,他成為第一任所長。


魏傳東,本科學歷。2015年擔任臨南鎮供電所所長,是建所以來學歷最高的所長。


川藏聯網工程——全長1500公里,被譽為全球建設難度最大的輸變電工程。

2007年12月29日,全國首創的“兩型一化”無人值守變電站—500千伏惠泉變電站投運成功。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臨南鎮,是廣袤魯西北平原上的一顆美麗生態農業明珠。周維平、楊新軍、魏傳東三位供電所所長見證了小鎮電網的升級和小鎮的發展壯大。同時,這也是我國農村電網發展的一個縮影。

1988年實現村村通電 向往“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那時的臨邑縣臨南鎮,才剛通電沒幾年。鎮上破破爛爛,僅有一條3米寬的柏油路,其他全是土路。印象中,全鎮就鎮政府大院旁有兩個電磨坊,工業還在起步階段。

最初,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拉電閘。因為供電特別緊張,電壓也很不穩定,有時連電燈泡都不太亮,大部分時間都是沒電狀態。每周一、周四上午會定點供電2小時,鄉親們就排隊等著,抓緊時間磨面。時間一到,咔的一聲馬上斷電。那時誰家里能有臺黑白電視機絕對是富裕人家,一個村也沒兩三戶。到了晚上,村民們就搬著小板凳擠到一起看電視。停電時就坐在那里拉家常等著。有時剛來電,當天的電視節目都快結束了。我們的供電設施也很簡陋,很多還是黑木頭桿子。站里加上我一共就三人,我既是站長,又是配電工、線路工,還是抄表收費員,什么活都干。

1988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電。鄉親們高興得敲鑼打鼓,跟過年似的。我們施工隊也吃了頓畢生難忘的大餐:每個人一大碗面條,外加倆雞蛋,還有一大鍋豬肉豆角燉粉條。那時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2003年基本解決缺電問題 冰箱、洗衣機進入農戶家

我當所長那幾年,正趕上第二批全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當時我們有三大目標:提高農戶電壓質量、改善低壓配電網、提升農村供電可靠性,徹底解決農村用電短缺問題。

2002年,我帶隊實施陳李莊10千伏線改造升級工程。我領著全所的人,不分男女、不分工種,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不到三個月時間,高標準超前完成了任務,并率先通過了省市公司的標準化驗收。嶄新的變壓器、筆直的電線桿、整齊劃一的供電線路、村宣傳欄上寫著安全用電知識和文明風尚宣傳標語,這些元素構成了我們縣第一個電力“百佳工程”。

2003年,我們完成農網升級改造,農村缺電問題基本解決了。鄉親們家里大多有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大件電器,鎮上的工廠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為了滿足工業的發展,不斷有大批用電增容項目上馬。我們一天到晚泡在工地,幾天不回家是常事。那年前后,正是鎮上蔬菜大棚蓬勃發展之時。村民幾乎家家開始種大棚,我們供電所門前的那條馬路延伸出去,兩邊全是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邊。幾家蔬菜加工廠也初具規模,用電量激增,我們鎮快速邁入電氣化時代。

2017年邁向“全能型”供電所 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發展,臨南鎮已成為一座商業發達、美麗現代化的小城市。2011年,被評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聯網工作先進單位”。

比起老前輩們的工作,我作為新時代的供電所長,這幾年凈干“大事”了。2017年4月開始,我帶領全所職工建成第一個營配業務協同運行、人員一專多能、服務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電所。這是我們所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也是我們邁向智能化的關鍵一步。

但機遇中也有挑戰:一是要徹底打破原有工作界限,使員工完成一專多能、營配運一肩挑的“全能”轉型;二是每人都要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在供電服務上的全方位應用。此后大半年時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不勝任就離任,不轉型就淘汰”的危機感,所里持續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比武、大練兵”活動。

2017年11月22日,是我們供電所通過“全能型供電所”驗收后的第一天。一大早,冷藏廠的孫經理就到了營業廳,申請新辦公樓的用電服務。讓孫經理意想不到的是,過去很復雜的申請程序,竟然變得十分簡單。在智能互動服務區,我們的工作人員指導他用觸摸屏填好了用電申請材料。還沒等他回到工廠,就接到了臺區經理的預約電話。更令他意外的是,上門勘察現場的工作人員,竟然是一直給他的工廠抄表收費的業務員。

2017年,我們鎮建成了全國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超級智慧農業大棚”。我們供電所單獨為它安裝了2000千伏安的變壓器,同時安裝了電排灌、熱泵供冷供熱及電保溫系統,實現了所有設備都由計算機精準控制的智能目標。

鏈接

三輪農網升級: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1998年6月,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我國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啟動農網建設與改造工作,拉開了農網“兩改一同價”工作的序幕。期間,大力實施了農電“兩改一同價”、農網改造升級和無電人口通電工程。

2010年9月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啟動,我國加快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建設,著力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改善的用電需求。2015年,位于青海省的我國最后9614戶、3.98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得以全面解決。

2016年以來,我國啟動了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以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推進農業現代化、拉動農村消費升級,同時也是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截至2017年底,國網完成經營區153.5萬眼平原地區農田機井通電,實現平原地區“井井通電”目標;實現6.6萬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全覆蓋;完成7.8萬個自然村新通動力電及改造,實現村村通動力電目標,受益人口達1.56億人。南網實現經營區4709個機井通電、262個貧困村通動力電全覆蓋,完成3039個易地搬遷點配套電網項目建設,并全面完成7665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

2、3版圖片均由國家電網、中國電建提供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如果中國德州遇上寒潮——會不會遭遇和美國德州一樣的悲劇?

如果中國德州遇上寒潮——會不會遭遇和美國德州一樣的悲劇?

新中國電力工業經歷了由弱變強、由落后變先進的發展歷程,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從安全運行水平低的電網,發展成為世界安全運行水平最高的電網之一,電力供應進入高可靠性水平階段,形成了“全國一張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至關重要。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
能源扶貧:“央地融合”帶來新福祉

能源扶貧:“央地融合”帶來新福祉

廣西40個縣,2019年以來累計迎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160.8億元投資,進行農網改造升級。這相當于此前過去9年這40個縣農網改造投入的總和。1/3的網架、2萬多個臺區實現更新換代,老百姓從過去的“用電難”轉向“用好電”,潛在的用電需求得以釋放和滿足。
未來五年東莞計劃電網投資不少于300億元

未來五年東莞計劃電網投資不少于300億元

未來五年,東莞計劃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84座、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項目8400項,完成電網投資不少于300億元;爭取至2025年底,全市供電各項重點指標達到“一流電網”水平!昨天,東莞市建設一流電網千日攻堅動員會召開,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廣東電網公司簽訂全省首個《“十四五”戰略合作框架戰略協議》,并發布了《東莞市建設一流電網千日攻堅行動計劃》及《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白皮書(2019-2020)》。
辛保安:國家電網公司在川新布局

辛保安:國家電網公司在川新布局

有著近40年能源領域工作經驗的辛保安,可謂是專家型領導。此次來川,他帶來了哪些新計劃?辛保安在座談會發言時透露,“十二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在四川總投資累計超過2500億元 ,推動四川電網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推薦閱讀

熱點文章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