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田美奈实人妻av在线-国产又粗又黄又大又爽-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站-国产又粗又爽又猛又色的视频

中國煤制油發展現狀:產能較“十三五”初增長214.3%

2018-10-19 16:53  瀏覽:  

中國總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氣”,煤炭是中國動力生產的首選燃料,同時由于中國石油資源短缺,以煤制油已成為能源戰略的一個重要趨勢。

2011年,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技術研制成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被打破。自此,中國煤制油項目開始迅速發展。據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煤制油產能921萬噸,較“十三五”初增長了214.3%。

生態環境友好是煤制油項目的重要特點之一,環保政策下,相關企業還在不斷努力降低能耗、水耗和“三廢”排放。目前,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噸油水耗由設計值10噸下降到5.82噸;其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為17.8噸/萬元,遠低于68.2噸/萬元的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然而,由于煤制油同時受煤價及油價的雙重制約,近些年國內煤價與油價一直高企不下,造成煤制油項目盈利困難。不過,今年以來,在國際地緣政策下國際油價逐步回升,現代煤化工行業整體運行穩中向好,煤制油開始扭虧為盈。如擁有5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的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繼2017年實現1.9億元利潤之后,今年以來,受油價穩步上漲推動,其月盈利均達4000多萬元;已經完成擴能改造的神木富油能源科技公司,今年也有望盈利。通常認為,國際油價保持在50-60美元/桶時,煤制油可達盈虧平衡點,油價越高、企業利潤空間越大。

不過,還有另一制約煤制油盈利的因素是居高不下的稅負政策。按照目前稅率,結合目前的煤制油成本和價格,若企業全部生產油品且嚴格納稅,噸產品將虧損1500~2000元。此前全國兩會上,多位煤企人士呼吁,為穩定煤制油產業發展態勢,建議盡快完善消費稅政策。

對于未來中國煤制油項目的發展,科研攻關才是重中之重。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王思強在近日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提出,接下來煤直接液化將重點發展航煤和特種煤油;煤間接液化將是向下游產業延伸,實現多元化發展,并推進二者的聯產。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國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與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大幅降低煤間接液化成本,為捕集與利用煤液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打開了新的大門。據介紹,這項研究得到中國國家能源集團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煤間接液化及產品加工成套技術開發”項目支持。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20年來首次,中國對澳大利亞動力煤對進口歸零!澳盼日本、印度“接盤”

20年來首次,中國對澳大利亞動力煤對進口歸零!澳盼日本、印度“接盤”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該國的動力煤出口大幅下跌至1577萬噸。其中,受到中國去年11月發起的煤炭限制影響,澳大利亞1月對華的動力煤出口為零,為近20年(自2000年以來)來首次。
以區域能源革命為抓手,協調推進能源革命與區域發展

以區域能源革命為抓手,協調推進能源革命與區域發展

能源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始終是我國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雖然各地區在能源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區域發展差異顯著,區域內存在不同類型的矛盾和問題。因此,必須因地制宜推進能源革命。
“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退出煤礦約5500處

“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退出煤礦約5500處

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步伐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國燃煤電廠完成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9.5億千瓦,占全國燃煤電廠總裝機的76%左右;散煤綜合治理和煤炭減量替代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散煤用量消減超過2億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0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0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3月3日,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39億噸,到“十四五”末,國內煤炭產量控制在41億噸左右,全國煤炭消費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4000處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礦1000處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業。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組建10家億噸級煤炭企業。
自然資源部舉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年成果發布會

自然資源部舉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年成果發布會

十年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不斷完善自然資源政策、強化創新驅動,組織有關方面推動找礦突破取得了豐碩成果,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方面情況,今天,我們有幸邀請了自然資源部地勘司司長于海峰、科技部社發司二級巡視員徐俊、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請他們三位領導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推薦閱讀

熱點文章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