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田美奈实人妻av在线-国产又粗又黄又大又爽-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站-国产又粗又爽又猛又色的视频

碳中和概念的發展將為核電行業帶來什么

2021-02-06 14:08  來源:核電那些事  瀏覽:  

最近,有一個概念被廣泛使用,即碳中和。

碳中和是什么,適合不適合核電,未來會有什么發展,核電行業對碳中和的影響是什么。今天不妨來一談核電里的“碳中和”。

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簡單來說,就是你產生了多少“碳”量,就要通過某些方式來削減或者消除這些“碳”量對環境的影響,實現自身“零排放”。

碳中和的概念并不是近年才產生,實際可追溯至2006年,當年的《新牛津美國字典》將“碳中和”評為當年年度詞匯。

在近年來,碳中和也不斷走近人們的生活,從開始的個人、媒體或者某項行動,逐漸蔓延到國家、社會、個人的大命題中。

比如,個人,通過少浪費一張紙、少用一個方便袋就可以減少碳排放,或者在排放了之后,通過多植一棵樹就可以實現碳中和。

不排放、少排放、排放了后進行補償措施,可以視為碳中和的核心理念。

碳中和是否意味要讓企業不釋放?

碳中和是釋放和吸收之間的平衡。

就能源行業企業而言,碳中和是目前和未來都要放在戰略位置來進行考慮的。

因為就目前而言,國家的政策和趨向都越來越強調碳減排,在經濟社會逐漸穩定的基礎上,對于環境的要求和減碳的需求只增不減,關于碳峰值和碳中和的壓力肯定會逐步落到這些企業身上。

在未達到碳峰值之前,不能降低對吸收碳的努力,高釋放碳的企業可以通過碳補償的辦法來達到碳平衡;在達到碳峰值了,就不能再繼續排放了。

這基本可以視作國家目前對能源行業的碳排要求。

為了響應這一要求,近期,一些能源重點行業紛紛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亮出減碳計劃表,包括碳峰值到達時間,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再提前多少年。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有表態包括制定時間表都是為了未來碳減排做出的努力,但筆者在這里思考的一點是,減碳也不應成為一種“秀”或“一刀切”工作。企業在考慮實際減少碳釋放的可能性,也不應讓碳的釋放成為一種敏感詞匯,不具備碳減放能力的企業應思考碳中和的其他有效途徑。

不能讓未來,提起火電就是“污染”的代名詞。

當然,對于這些實現碳減排困難的企業也應不斷思考減排技術可能性。

這才是可行之道。

核電行業和碳中和

核電行業,一向被視作未來“碳中和”的有力資源之一。

對于裝機容量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每年一輛重型卡車大小的燃料即可。而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則需要300萬噸煤炭,每天需要100節火車皮運輸。

在核電穩定運行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污染物,沒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一組數據表明,裝機容量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建成發電后,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0萬噸,二氧化硫6.7萬噸,氮氧化物4.2萬噸。

環保效益相當于種植了2萬公頃森林。

這些對于其他能源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核電企業,在不進行碳排放的同時,也能為碳補償提供新的視角。

令人欣慰的還有,在核電技術越來越成熟的今天,安全性也得到公眾不斷認可的情況下,2019年至今,核電審批不斷邁向新的臺階,國家戰略也將目光投向核電,未來核電在碳中和的道路上,也必定發揮更大的作用。

未來的期待

在2015年各國參與的《巴黎協定》協定中,設定了本世紀后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2020年初,歐盟又率先立法確定了2050年實現地區“碳中和”的總體目標。

這些目標對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能源結構調整還不徹底、煤炭消費仍然占比過高、GDP能耗過高的背景下,本世紀后半葉實現凈零排放,并不輕松。

然而,作為負責人的大國,作為國家領導人的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30年達到碳峰值,即2030年后理論上不再增加更多的碳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即實現社會、企業、個人的碳零排放。

距離2060年還有不到40年的時間,這不得不說,是一項艱難也面臨困難的工程。

不過,改革開放40年,我們走完了一些發達國家需要上百年才能走的致富之路,接下來的40年,則是考驗中國未來經濟建設是否能實現高效、環保、綠色的關鍵時刻。

如何通過合理、有效、受公眾認可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標,核電行業因其綠色、高效、穩定的特性,相比其他一些清潔能源,更具優越性,必定也將會發揮更大和更重要的作用。

當然,因核電在公眾心中的安全接受度仍然不高、包括內地核電建設仍然沒有可預測的未來,都為行業在碳中和之路發揮多大的作用,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需要行業更多的智慧。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31省委書記談碳達峰中和

31省委書記談碳達峰中和

各省市省委書記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本文梳理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安徽、河南、陜西、浙江、山西、四川、江蘇、黑龍江、遼寧、河北、福建、吉林、貴州、青海、云南、廣東、甘肅、湖北、江西、內蒙古、山東、湖南、寧夏、新疆、西藏、廣西、海南31省市省委書記、自治區黨委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部分講話和心得,與大家一同學習。
03-24
實現“雙碳”路上,如何用AI深度節能?

實現“雙碳”路上,如何用AI深度節能?

“目標是降低中國年碳排放量的2%”,深度智控CEO李輝表示,節能減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時間很緊迫。而國家“雙碳”目標的戰略部署,使他和深度智控不經意間站在了風口上。
英國液氫飛機將于2035年在各地投入使用

英國液氫飛機將于2035年在各地投入使用

3月17日,由英國政府支持的致力推動航空業凈零排放的FlyZero項目團隊發布的一份名為《我們對航空零碳排放的愿景(Our Vision for Zero-Carbon Emission Air Travel)》的最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液態氫可以為一架能夠容納280名乘客的中型客機提供動力,支持其從倫敦直飛舊金山,或者從倫敦直飛奧克蘭。
“雙碳”目標,中國在行動

“雙碳”目標,中國在行動

3月16日,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大溪鄉神嶺1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發電設備安裝。據了解,該項目于2021年11月份開工建設,占地面積3180 畝,總投資10億元,預計今年5月份完成并網發電,建成后預計年均上網電量2.5億千瓦時。
03-23
數字化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強大支撐——訪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源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

數字化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強大支撐——訪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源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

“‘雙碳’目標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針對氣候變化和化石能源瓶頸的前瞻之策,更是主動擁抱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之舉。為此,施耐德電氣提出了綠色能源管理理念,在能源供給和能源需求雙端,提供從專業頂層設計咨詢,到軟件系統,硬件產品,再到全生命周期服務,覆蓋源網儲荷全過程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03-23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能源界